校本部霍力岩教授应邀来分校作学术报告

文章来源     时间:04月07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本网讯(通讯员 罗静)4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应教育学院邀请在丽泽楼C206教室作了题为“基于儿童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育学院院长王建成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珠海分校教育学院的教师,珠海市学前教育协会会员单位的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和我校在校生16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霍力岩教授围绕“基于儿童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分别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教”与“学”。霍教授提出“儿童研究”是教师专业性的核心体现,是教师教育行为有效性的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儿童而非其他,她倡导教师从关注“课程”转变为关注“儿童”。教师研究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对个体差异的发现、对学习方式及过程特点的理解以及儿童发展评价与激励等多个方面。通过聚焦儿童的描述性研究,尊重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关注并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动态互动。

王建成教授指出,霍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报告中提到教师对儿童的研究应摒弃“诊断”取向的研究,而选择“理解”取向的研究,即“每个儿童与生俱来具有创造潜能, 教师通过发现儿童的创造潜能来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一崭新理念值得大家去认真领悟和学习。同时,他也希望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能够认真学习专业理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践行幼儿研究与支持的理念方向,希望每一个人都力争成为“幼儿研究的专家”。

王建成教授还向霍力岩教授颁发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幼儿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聘书。

报告结束后,霍教授与在场听众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霍力岩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学前教育学,同时在教育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智力理论、高宽课程、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等方面成果丰硕,曾在美国、日本进行访学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霍力岩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就致力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1994年将其第一次引入中国,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实验研究。其编著的教材、出版的书籍以及发表的论文等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目前,她主要承担教育部、财政部“幼儿园教师课程培训标准”等国家级课题。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