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毕业生】目标锁定,正中靶心——专访“十佳毕业生”信息技术学院杨英巧

文章来源     时间:07月01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齐刘海、马尾辫,一副大的黑框眼镜,简单的T恤、短裤,显得简洁大方,打完球后的她坐在记者面前,带着爽朗的笑容,她就是我校2013届十佳毕业生,来自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英巧。

收获,可以和付出成正比

杨英巧当初选择的并不是电子专业,而是因为“专业调剂”才阴差阳错地进入了电子专业。当时的她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是很努力地学习,直到加入了学院的创新实验室,在每天辛苦的实验与项目之间,她才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电子。

杨英巧的指导老师曾说:“电子专业的女生很少,但留下的都是精英。”位于图书馆的创新实验室,是信息技术学院电子、电气专业有志于做项目的学生的“秘密基地”。加入实验室后,杨英巧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长达七个半小时。回忆起实验室里的那段岁月,她说:“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沉浸于所学的专业,用各种实践来验证理论,大家会一起讨论问题,一起通宵做项目,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视野也更加开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项目小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的比赛中都屡获佳绩,获得了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二等奖和2012年“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华南赛区三等奖等奖项。

习惯,可以让你更加出色

杨英巧做了四年的班长,也是学院女子篮球队队长。大学期间,她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且拿到过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专业特等奖学金、一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事实证明态度决定一切。

对于自己学业上的成绩,杨英巧归结为两点好习惯:一是作业不拖延,尽早完成自己的课业任务,剩余的时间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经验;二是多总结,解决难题的思路,上课或听报告的心得,都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

在专业中出类拔萃的她,在运动赛场上也毫不逊色。生命在于运动,身材娇小的杨英巧可是个运动好手!她曾在校、院运动会的田径项目中取得过第一、二名的好成绩。大学期间,她接触了篮球,并遇到了同样喜欢篮球的一群人,女子篮球队贯穿了她的大学生活,直到大四,她还经常回篮球队参加训练。杨英巧大三时担任了女篮队长,她说:“我在女篮队感受到了前一辈学姐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关心,而现在我当了学姐,也要努力让学妹感受到球队的温暖和凝聚,就这样一代一代接力。队友之间的情谊,是我大学期间非常宝贵的财富。”

目标,可以给你前进动力

大学毕业后读研还是工作?杨英巧有自己的想法。她在外实习了半年,感觉在工作上虽然能够学到一些东西,但那是只是在往一个知识面深入,而她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想要接触更多新鲜事物。于是,她选择了考研,并顺利拿到了香港多所大学的offer。她说:“读研并不是为了学历,而是想给自己未来更大的可能。”

杨英巧很注重“目标”这个词,大二时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很纯粹,就是考研。而她所付出的努力,也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她了解到读研需要比较高的绩点,所以她很注重各科成绩;她了解到读研需要考雅思,所以没有对英语松懈;她了解到如果获得专业奖项会更容易申请到好的学校,所以她也很积极地参加一些比赛与项目。从树立一个大的目标,到完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她让目标指引着她的脚步,从不松懈,稳步向前。

“校园生活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知识积累、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她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学弟学妹,“希望大家能在各个方面都设立自己的目标,并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文/校记者团 米扬 彭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