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事,听天命——LSE申请总结(校友分享)

文章来源     时间:11月19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差不多是两年前,我在百度LSE的时候,看到太傻有一个学姐曾写过LSE的申请过程,当时觉得受益良多。时至今日,托Amy的福,我也有幸可以撰写一篇申请总结和大家分享。也算是为自己大学四年划个句号了。

这四年,真心感谢我爸爸妈妈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我大学里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感谢我实习中帮助过我的所有同事,感谢我兰盆友白大胖的支持和陪伴,感谢我的Amy和华美还有亲爱的巧妮学姐。同时也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留学是条不归路

我本科是BNUZ,北师大珠海分校。实质是国内一所二本院校,我相信国外大学也是绝对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不太存在什么当做本部的录取了这样的话,还是踏实努力更靠谱)。以前看过网上一个帖子叫做“女屌丝是如何逆袭上LSE的”,帖子里80%以上的内容都是在描述她如何找了个神奇的中介,如果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情况下还给她申到了LSE。我始终觉得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别人身上是不靠谱的行为。因此真正理性的答案是:你申请目标的实现与否,需要你的努力+一个靠谱的中介。(大牛可DIY的同学除外~)

首先,问问自己出国/考研/还是工作自己最适合哪条路?这个问题越早想清楚越能够避免自己走弯路,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少很少有人能够三条路兼顾且走得十分顺利的。我从刚刚上大学起就受我在美国留学的哥哥影响,萌发了出国的念头。不过当时这念头并不算明确,大一下开始,慢慢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如果考研,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才能读完,太长了,况且考研的竞争压力大,上名校难上加难。如果工作,我总觉得我高考不尽人意,因为有个更好的平台经历更多的东西,顺便换个去个好学校镀个金神马的。因此我决定出国,相对美国澳洲偏高的费用。我选择了英国和香港,时间短,费用相对便低。

再次,想出国的话到底需要什么?GPA。就是你的成绩,以英国为例,85分的均分才有希望申请前30的比较不错的学校,如果是排名前10左右的,至少88左右,如果申G5,最好请你有90的均分,如果没有,那也要努力达到。像LSE,基本上要求国内排名30名以后的高校都是90的均分。(不要觉得这个要求很残酷,拿到offer后发现均分达不到要求去不了才更残酷。我有一个同学,均分83,LSE要求他90分,他跟学校argue了很久都没有成功,所以早准备总是没错的)。提高均分的好方法就是比别人更努力的去做小组作业,去准备考试,多看书多思考,对你的授课老师更尊敬一些,因为印象分也很重要=。= 其他中介忽悠的什么“改分”之类的捷径,尼玛绝对是坑爹的。学校又不傻....

雅思成绩。根据自己想申请的学校去考雅思吧,LSE的要求是总分7,单项6。作为一个高考英语只有102的女屌丝....我实在无法用词语来吐槽我自己的英语水平了...大一刚进宿舍的时候,我宿舍有个英语超好的女神,跟女神比,我的发音尼玛就没一个单词是对的...

于是笨鸟先飞,我早早的准备雅思,虽然之前的复习效果并不太理想,但好歹每天逼着我去学习英语。慢慢的也就不会那么没有自信。我很想跟你们吹嘘老娘不费吹灰之力雅思尼玛首战就7,让我的形象显得无比光辉伟岸。但事实是,我觉得踏实和努力是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都需要拥有的良好习惯,不要觉得别人都是不劳而获,只是别人在辛苦在努力在用功的时候你从来没有看见过。你在睡觉在唱K在宿舍聊电话煲电视剧,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我真的是考了好几次次才达到了这个分数。期间感谢Amy每一次的鼓励和对我申请时间的良好把握。

第三,各种实践活动。我来吐槽一下,我认为很多学校里的学生会都是个浪费青春的地方,(有一些组织比较完善不腐败的学生会除外),所以多去参加一些实际做事的机构吧。推荐AIESEC,赛扶之类的组织。另外,多一些机会去参加实习,从打酱油开始做起,慢慢的寻找机遇,积累自己的实力,还要慢慢积累自己的人脉。每一个你遇到过的人,都有可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帮到你。所以真诚友善的对待他人,用心学习,寻找机会。实习这东西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但是每一年fall LSE的人,几乎都是特别好的实习,共同点就是都是大的外企,而这些孩子,也都是从打酱油的小实习开始做起的。

另外,有经济条件的可以考虑参加有意义的海外交换交流之类的活动。

二、LSE Media申请实录

大一开始我特别想去港中文,(感谢Amy让我这个最初的愿望也实现了~~在今年3月拿到了CUHK的offer)后来综排控的我就盯梢上了LSE...有点不知好歹的赶脚啊。

接着说一下LSE的media申请情况.

(1)专业选择

LSE的Media专业相比英国其他学校比较学术化,课程都是social science的方向,和华威的偏商科并不太相同。我自己觉得本科学校学术氛围不浓,到Master阶段多读读书去个学术氛围浓的学校挺好的。LSE的media有很多专业。申请人数最多的是Media and Communications这个专业,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相对也比较多,但是还是挺难申请的,主要是LSE大神捉摸不透....Media ,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专业相对MC来说稍稍容易(只是个人感觉),然后是political communication,这个专业每年录的中国人很少,最后是Gender,Media&Culture,是传播学院和Gender学院一起的课程,课程内容有交叉,可以分别选修两个学院的课程。

我的一专是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在3月25号悲剧;二专是Gender,Media&Culture,5月16日收到offer。LSE 50胖申请费可以申请两个专业,如果被拒的早的话,可以再重新递交申请。(今年有很多同学成功了的~)建议如果你是名校控的话,可以选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搭配一个相对偏一些的专业~(BTW,很多时候我们投专业是根据专业名字来的,其实有些专业名字听起来冷门一些,但课程和热门专业设置其实差不多,因为每年有很多选修课是自己来选择的。)

(2)PS和RL

LSE的PS要求的字数是偏多的,2-3页左右A4纸。PS和RL我是自己先写好中文然后交给Amy的,期间和Amy探讨过很多次PS的结构、内容和前后顺序等问题,也感谢我的美国学长陈同学的大力帮助。其实很多时候你和你的中介是一个配合的工作,她的优势在于她熟悉申请过程,熟悉申请文书的英文撰写,而你更熟悉你自己,更熟悉你的专业要求你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因此你们应该一起配合完成你的申请而并不是完全把所有的东西交给她来做~因为申请是自己的,要对你自己负责的人,应该是自己喔。

我的PS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就是你怎么爱media这个专业啊,第二部门是学术表现,即你在学校是如何如何学习好啊如何有潜力啊这样;第三部分是两次大的实习活动;第四部分就是你怎么怎么爱LSE啊...这样的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亲想问,为神马不DIY呢,亲,没DIY过肯定不知道DIY的痛苦,我之前的法国签证就是DIY的...弄错了耽误时间不说,连问的地方都没有...况且中介老师的多年从业经验会帮你的PS写的更出色。至少Amy给我的文书,我就绝对达不到~

RL请找两位比较熟悉你的老师帮你签字,内容是需要自己写的,也需要和中介老师不段沟通来挑选老师和推荐信的内容。LSE的推荐信要求 在网上要回传一个online系统,所以可以跟老师提前打招呼要求她帮你转邮件。

(3)网申

我10月27出的雅思成绩,一个星期之内Amy就帮我把申请提交了。然后LSE陆陆续续发了四封邮件,显示已经开始审核。然后就是无止尽的等。

说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我找Amy老师是幸运的。我有3个同学,一个是重庆大学高材生,背景NB得不忍直视,但很快被拒了。他的中介把他的那些实习证明、实践活动、奖学金等等都没有上传;另一个同学是武汉大学的,中介干脆给她申错了专业,导致错失LSE;还有个朋友有多年国际广告公司从业经验,她中介前两天才发现她的申请少传了一个文件》,LSE的网申系统如果材料上传不完整的话会延迟申请...

网申这步其实我没怎么管,之后的事情全部都是Amy和Vera帮我处理的,真的很迅速。基本两周之内我申请全部递交了然后就是等消息。

再次感谢我的顾问Amy和Vera两位老师

11月,等到5月,傲娇的LSE让我苦等了7个月原以为没有希望了之后,在最后一刻终于圆了我的梦。感谢这一路Amy的尽心尽力,她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始终深深的感动着我。最重要的,我在这一路申请中,终于明白了宽容自己的道理,没有以前那么强烈的得失心。这也是受到Amy和巧妮淡定气质影响的结果.